Swift Closures(闭包) 函数快

swift中函数快,把函数作为参数传递,在Objective-C中是一个block 对象,swift中称为closure
apple 文档中定义格式 as follow

1
2
3
4
{ (parameters) -> return type in
statements
}

给closure定义一个别名

1
typealias myClosure = (parameters) -> returnType

这样我们就定义了一个myClosure类型的闭包

Share Comments

Swift 与 Objective-C 的区别

1,引入了Objective-C没有的类型,比如tuple,tuple这种数据类型 允许创建并传递值组(不同类型的值组)使用场景:可以使用元组作为一个单一的复合值函数返回多个值。

2,Swift引入可选类型:swift引入可选类型处理空值。使用可选类型类似于Objective-C使用nil来处理对象,但是swift的可选类型适用于所以类型(基础类型,对象类型)。swift的可选类型相对于Objective-C的nil指针来说不仅仅更加安全和富有表现力,而且是swift的一种强有力的特征表现。

3,Swift是一门类型安全的语言(Type safety,Type Inference),总所周知,Objective-C是一门动态语言,对象类型在运行时确定,这样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类型的不确定性导致程序运行时不够稳定。而swift改善了这一机制,swift 通过编译器检测当你把一个Int值赋给String类型时报错。不仅如此,类型安全还避免了把可选类型的对象赋值给不可选类型的对象。类型安全可以帮助我们尽量在开发阶段捕获程序出现的问题,而不是在生产环境下再去发现问题。

Share Comments

Swift 单例

swift 的中已经抛弃dispatch_once函数,所以不能使用OC创建单例的模式在swift中创建单例了。
而swift创建单例的模式更加简单了,使用 Static关键字

1
2
3
4
5
class Singleton {
static let shareInstance = Singleton() //默认构造函数
}

Share Comments

iOS 使用FFMPEG进行音视频编解码学习大全

对于FFmpeg入门学习资料非常详细

csdn地址

Share Comments

mac/linux 查找使用当前端口的进程

lsof(list open files)

lsof -i:8077 查看当前使用该端口的进程。

kill -9 PID 杀死当前进程。


学习笔记整理来自 [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]

Share Comments

plugman创建插件

plugman 创建插件

1
plugman create --name <name> --plugin_id <id> --plugin_version <version>

plugman 添加插件支持平台

1
plugman platform add --platform_name <ios|android>
Share Comments

python 数据分析

pandas DataFrame dropna()函数

删除缺失的数据,dropna(axis=0) 删除行,axis=1 删除列。


学习笔记整理来自 [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]

Share Comments

http tcp/ip socket

相信不少初学手机联网开发的朋友都想知道Http与Socket连接究竟有什么区别,希望通过自己的浅显理解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。

首先一定要明白:

HTTP协议:简单对象访问协议,对应于应用层 ,HTTP协议是基于TCP连接的

tcp协议: 对应于传输层

ip协议: 对应于网络层
TCP/IP是传输层协议,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;而HTTP是应用层协议,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。

Socket是对TCP/IP协议的封装,Socket本身并不是协议,而是一个调用接口(API),通过Socket,我们才能使用TCP/IP协议。

http连接:http连接就是所谓的短连接,即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一次请求,服务器端响应后连接即会断掉;

socket连接:socket连接就是所谓的长连接,理论上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一旦建立起连接将不会主动断掉;但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可能会是连接断开,比如说:服务器端或客户端主机down了,网络故障,或者两者之间长时间没有数据传输,网络防火墙可能会断开该连接以释放网络资源。所以当一个socket连接中没有数据的传输,那么为了维持连接需要发送心跳消息~~具体心跳消息格式是开发者自己定义的

1、TCP连接

要想明白Socket连接,先要明白TCP连接。手机能够使用联网功能是因为手机底层实现了TCP/IP协议,可以使手机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建立TCP连接。TCP协议可以对上层网络提供接口,使上层网络数据的传输建立在“无差别”的网络之上。

建立起一个TCP连接需要经过“三次握手”:

第一次握手:客户端发送syn包(syn=j)到服务器,并进入SYN_SEND状态,等待服务器确认;

第二次握手:服务器收到syn包,必须确认客户的SYN(ack=j+1),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(syn=k),即SYN+ACK包,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;

第三次握手: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+ACK包,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(ack=k+1),此包发送完毕,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,完成三次握手。

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,三次握手完毕后,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。理想状态下,TCP连接一旦建立,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之前,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。断开连接时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可以主动发起断开TCP连接的请求,断开过程需要经过“四次握手”(过程就不细写了,就是服务器和客户端交互,最终确定断开)

2、HTTP连接

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送协议(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),是Web联网的基础,也是手机联网常用的协议之一,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种应用。

HTTP连接最显著的特点是客户端发送的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回送响应,在请求结束后,会主动释放连接。从建立连接到关闭连接的过程称为“一次连接”。

1)在HTTP 1.0中,客户端的每次请求都要求建立一次单独的连接,在处理完本次请求后,就自动释放连接。

2)在HTTP 1.1中则可以在一次连接中处理多个请求,并且多个请求可以重叠进行,不需要等待一个请求结束后再发送下一个请求。

由于HTTP在每次请求结束后都会主动释放连接,因此HTTP连接是一种“短连接”,要保持客户端程序的在线状态,需要不断地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。通常的做法是即时不需要获得任何数据,客户端也保持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向服务器发送一次“保持连接”的请求,服务器在收到该请求后对客户端进行回复,表明知道客户端“在线”。若服务器长时间无法收到客户端的请求,则认为客户端“下线”,若客户端长时间无法收到服务器的回复,则认为网络已经断开。

3、SOCKET原理

3.1套接字(socket)概念

套接字(socket)是通信的基石,是支持TCP/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。它是网络通信过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,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:连接使用的协议,本地主机的IP地址,本地进程的协议端口,远地主机的IP地址,远地进程的协议端口。

应用层通过传输层进行数据通信时,TCP会遇到同时为多个应用程序进程提供并发服务的问题。多个TCP连接或多个应用程序进程可能需要通过同一个 TCP协议端口传输数据。为了区别不同的应用程序进程和连接,许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与TCP/IP协议交互提供了套接字(Socket)接口。应用层可以和传输层通过Socket接口,区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进程或网络连接的通信,实现数据传输的并发服务。

3.2 建立socket连接
建立Socket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,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,称为ClientSocket ,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,称为ServerSocket 。

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:服务器监听,客户端请求,连接确认。

服务器监听: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,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,实时监控网络状态,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。

客户端请求:指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,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。为此,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,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,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。

连接确认: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,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,建立一个新的线程,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描述发给客户端,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,双方就正式建立连接。而服务器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,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。

4、SOCKET连接与TCP连接

创建Socket连接时,可以指定使用的传输层协议,Socket可以支持不同的传输层协议(TCP或UDP),当使用TCP协议进行连接时,该Socket连接就是一个TCP连接。

5、Socket连接与HTTP连接

由于通常情况下Socket连接就是TCP连接,因此Socket连接一旦建立,通信双方即可开始相互发送数据内容,直到双方连接断开。但在实际网络应用中,客户端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往往需要穿越多个中间节点,例如路由器、网关、防火墙等,大部分防火墙默认会关闭长时间处于非活跃状态的连接而导致 Socket 连接断连,因此需要通过轮询告诉网络,该连接处于活跃状态。

而HTTP连接使用的是“请求—响应”的方式,不仅在请求时需要先建立连接,而且需要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,服务器端才能回复数据。

很多情况下,需要服务器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,保持客户端与服务器数据的实时与同步。此时若双方建立的是Socket连接,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将数据传送给客户端;若双方建立的是HTTP连接,则服务器需要等到客户端发送一次请求后才能将数据传回给客户端,因此,客户端定时向服务器端发送连接请求,不仅可以保持在线,同时也是在“询问”服务器是否有新的数据,如果有就将数据传给客户端。

文章来源地址

Share Comments

在 mac 上使用Python3.0以上版本

在 macOS sierra 中使用python安装第三方模板的时候,使用命令pip install PakeageName
当提示安装失败时,最有可能的就是mac自带Python版本2.7的原因,Python2.7内置的pip是7.0.1.
这个时候你使用pip install 可能会失败。即使安装成功,也是安装在mac自带的Python中。
那么这个是当你想使用Python3.0以上的版本怎么办呢,下面我的解决方案:

下载高版本的Python版本,下载点击pkg安装,然后无脑下一步就行了,
安装成功以后,终端打开~/.bash_profile文件,此时你应该能看到你所安装的Python版本的环境变量:

1
PATH="/Library/Frameworks/Python.framework/Versions/3.5/bin:${PATH}"

在下面加上

1
alias python="/Library/Frameworks/Python.framework/Versions/3.5/bin/python3.5"

关闭.bash_profile文件 终端执行source .bash_profile

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用高版本的Python了,从而跳过mac自带的Python版本。

Share Comments

tensorflow 在 iOS 中的使用初体验

随着tensorflow最近的更新,编译iOS库方便了很多,话不多说,我们先看看运行的效果图。

是不是很神奇,就目前而已,虽然辨识度还不是很高,只能识别寻常的物品,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很快的发展

以下是我下载tensorflow到在xcode上面运行成功的全部过程。

1, 下载 tensorflow

tensorflow的github地址 https://github.com/tensorflow/tensorflow.git

1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tensorflow/tensorflow.git

下载完成以后,打开在项目 tensorflow/tensorflow/contrib/ios_examples 你会发现该目录下有三个项目文件和一个readme.md.
分别是 benchmark camera simple

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运行项目肯定是不成功的,在readme.md中我们可以发现,在iOS平台上运行tensorflow例子需要满足下面三点:

你的Xcode版本必须在7.3以上,并且安装了 command-line工具本人用的Xcode8 默认就有安装。

项目中必须有一个静态库:libtensorflow-core.a 这个在下载的项目中是没有的,需要我们自己编译生成,生成过程我们待会会讲到。

下载 Inception v1,解压后将 imagenet_comp_graph_label_strings.txttensorflow_inception_graph.pb 放在 simple 和 camera 的项目中。

2, 生成libtensorflow-core.a静态库

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编译运行 camera 项目 ,该项目在 tensorflow/tensorflow/contrib/ios_examples中,前面有提到过,之前我们已经通过 Inception v1得到了imagenet_comp_graph_label_strings.txttensorflow_inception_graph.pb两个文件,所以现在就是编译生成 libtensorflow-core.a静态库。

进入目录:tensorflow/tensorflow/contrib/makefile ,你可以看到一大堆 .sh 结尾的文件,找到 build_all_ios.sh ,Mac 上可以直接在 termina(终端)上运行命令编译

1
sh build_all_ios.sh

这是一个漫长的代码翻滚过程,几个小时是很正常的。在此过程中可能也会遇到问题,以下是我遇到的问题。以及解决方法:
问题一:

1
2
3
+ autoreconf -f -i -Wall,no-obsolete
Can't exec "aclocal"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at /usr/local/Cellar/autoconf/2.69/share/autoconf/Autom4te/FileUtils.pm line 326.
autoreconf: failed to run aclocal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

解决方案: 在mac上安装软件包管理工具 Homebrew
然后终端运行

1
brew install automake -v

问题二:

1
2
3
4
configure.ac:30: error: possibly undefined macro: AC_PROG_LIBTOOL
If this token and others are legitimate, please use m4_pattern_allow.
See the Autoconf documentation.
autoreconf: /usr/local/Cellar/autoconf/2.69/bin/autoconf failed with exit status: 1

该问题是应为没有安装libtool导致的,所以终端输入:

1
brew install libtool

3, 运行项目

编译成功后,你可以在目录 tensorflow/tensorflow/contrib/makefile/gen/lib 下找到一个静态库:libtensorflow-core.a,把这个静态库拷贝到camera项目中,然后编译运行。

参考博文

Share Comments